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人物簡介

巴貝奇出生於一個富有的的家庭,曾就讀於劍橋大學三醫學院。
  • 1812年他協助建立了分析學會,其宗旨是向英國介紹歐洲大陸在數學方面的成就。該學會推動了數學在英國的復興。
  • 1814年和1817年先後獲得文學學士和碩士學位。
  • 1815—1827年期間在倫敦從事科學活動,1827—1828年期間在歐洲大陸考察工廠。
  • 1828—1839年期間在劍橋大學任盧卡斯數學教授(原為伊薩克·牛頓的教席)。
巴貝奇在1812/1813年初次想到用機械來計算數學表;後來,製造了一臺小型電腦,能進行8位數的某些數學運算。1823年得到政府的支持,設計一臺容量為20位數的電腦。它的製造要求有較高的機械工程技術。於是巴貝奇專心從事於這方面的研究。他於1834年發明瞭分析機(現代電子電腦的前身)的原理。在這項設計中,他曾設想根據儲存數據的穿孔卡上的指令進行任何數學運算的可能性,並設想了現代電腦所具有的大多數其他特性,但因1842 年政府拒絕進一步支援,巴貝奇的計算器未能完成。斯德歌爾摩的舒茨公司按他的設計於1855年製造了一臺計算器。便真正的電腦則至到電子時代才製成。

巴貝奇在24歲時就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參與創建了英國天文學會和統計學會,並且是天文學會金質獎章獲得者。他還是巴黎倫理科學院、愛爾蘭皇家學會和美國科學學院的成員。

                                                                                      (資料取自http://www.mbalib.com/)


奧古斯塔·愛達·金,勒芙蕾絲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原名奧古斯塔·愛達·拜倫(Augusta Ada Byron),通稱愛達·勒芙蕾絲(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國詩人拜倫之女,最著名的事蹟為翻譯義大利人查爾斯·巴貝奇早期的程式設計書《分析機概論》(analytical engine),愛達對翻譯查爾斯·巴貝奇的《分析機概論》所留下的筆記,被認為對現代電腦與軟體工程造成了重大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